2010年11月18日星期四

和諧‧花都‧七比零

上星期和其他香港球迷去了廣州為香港亞運足球隊打氣,途中在廣州花都碰到的情形,不仔細講了。反正重點就是這次的亞運,舉辦單位為了凸顯「和諧」,就不惜一切的阻止所有並非由主辦單位帶頭的打氣活動。而且場外安全檢查更是毫無規矩可言,一些物品是否能帶進場,完全決定於當時站在安檢處的人。我自己覺得,這次亞運的口號從邏輯上就出了問題。「激情亞運,和諧亞洲」,既要激情,又要和諧。兩者之間,主辦單位原來更想要的是「和諧」,為了和諧,你們這些香港人就少點激情吧。我只能說,祖國大陸對和諧的概念,跟我們相差太遠了。

這次的亞運隊主力大部分是去年在東亞運奪金的一班球員,再加上三位超齡球員。四場比賽,二勝一和一負,得六球失五球,以香港隊的水平來說,這樣的戰績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了,而這班球員也確實讓我們球迷們看到了香港足球的希望。我個人最欣賞的,是他們那種永不言敗的精神,就算面對強大的對手,也能夠顯現出極高的心理質素,落後了不放棄,領先了不放鬆,雖然最後敗於阿曼,於十六強止步,但我敢說所有真正的香港球迷,對這樣的表現肯定收貨有餘,也讓很多人對香港足球未來重燃了信心。

正當大部分人仍然沉醉於香港隊在亞運的好成績時,這邊廂的大港腳,卻在昨天的國際足球友誼賽中主場以零比七大敗於世界排名24的巴拉圭。當然,比賽前根本不會有人會覺得香港隊能夠在這隊打入世界盃八強的隊伍身上取得任何東西,但是落敗比數之巨大,也確實的讓很多香港球迷心裡涼了半截。有些落井下石的「球迷」就馬上大肆批評,說香港足球沒有希望,根本就是垃圾,以後都不會再支持。我自己覺得,其實香港輸給巴拉圭根本不是問題,說實在,支持得香港隊,大部分時候都是預料他們輸,見到他們贏完全是Bonus來的。如果因為香港隊輸一場七比零就不支持他們,這樣的球迷,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我覺得反而最重要的是,在這場慘敗當中,香港足球整體可以學到甚麼。

我個人認為,這次的七比零,讓我們看到了:

球員部分
  • 部分大港腳心理質素偏弱,遇上強大的對手,就緊張得不得了;而有一些球員似乎還是抱著輸少當贏的心態上場,覺得自己輸是必然的,有這樣的心態,輸就真的是必然的。
  • 把握能力差:香港甲組球會長期依賴外援踢場中重要位置(前鋒,中堅),以致在這些位置上出色的香港球員欠缺。一些重要的香港球員一旦無法比賽時,能夠替補上陣的球員往往就無法勝任。
  • 體力問題:始終不是每一隊甲組球會都會好像南華、傑志那樣將體能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於是到了代表隊,就出現了部分球員能夠踢足90分鐘,有一些踢了半場就開始體力不繼。當你體力不繼的時候,犯錯就是必然後果。昨天的後防線上,岑國輝就不只一次出現這樣的毛病,以致體能較好的李志豪常常要幫岑國輝守他的右閘位,但另一名中堅鄧景煌(甚至後來上場的卓卓)卻又不是能夠協助李志豪支撐後防的中堅,因此失球在所難免。
教練部分
  • 香港代表隊的教練團隊非常薄弱,除了曾偉忠和三名助教以外,基本上就沒有了。在現代足球裡面,一支隊伍只有四名教練員是不足夠的。我覺得,就算無法長期有幾名教練專門的帶香港隊,也可以嘗試在準備國際賽的時候,多召集一些球會裡面的助教協助港隊主教練。多幾個教練,球員們能夠獲得更專注的訓練,也更能夠作更重點的準備。
  • 戰術運用方面,香港隊因為本身能力不強,所以往往採取重守弱攻,穩守突擊的策略。當然,好的防守能夠讓你不輸球,但問題是,弱的進攻卻會讓你贏不了。每次只會長傳,或者兩路傳中這樣的單純戰術,在現代足球已經不能作為主要的戰術,尤其是當你根本沒有幾個強的前鋒去接應這些長傳,這樣的策略往往只會白白的將控球權轉回到對方腳下。
管理部分
  • 這個部分確實是讓我最生氣的。我們足總的一班人,除了好大喜功,似乎對足球一竅不通。首先,在選將上,沒錯,有一些球員的確是在參加亞運,但是不是香港隊就只有這些球員能選?我們一班去了亞運的球迷曾經在廣州討論過,大港腳能夠選甚麼球員,我們得出來的結論是香港絕對是有足夠的人腳去踢這場國際賽(姑且先不論能力),但為甚麼足總卻仍然要挑選幾名亞運隊的球員呢?由此看來,足總根本由頭到尾都沒有預計過香港隊會在亞運出線十六強,要不然他們就是認為廣州跟香港距離很近,球員們可以在踢完亞運比賽後,馬上回來香港踢這場國際賽,然後如果出線八強,就再回到廣州踢。
  • 選擇日期部分,其實也有問題。當然,足總起碼已經聰明了,選擇國際賽事日來踢這場國際賽。但問題是,現在亞運正在進行,為了滿足「國際賽事日」去踢一場最多只影響較為無關痛癢的國際排名的友誼賽而完全忘記可能事關足球是否能夠重新被納入精英項目的亞運,這也是失策。我只能說,足總好大喜功,滿心以為拉得到巴拉圭這隊強隊來香港,就完全能夠讓人以為他們「做左野」,得出來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無論是賽果或入座率,足總今次都是大敗而回,弄得一臉子灰。
  • 比賽準備也是很差,比賽在11月17日舉行,香港隊人選卻在11月12日才選出,其實聯賽因為亞運而暫停,按道理根本足總就有很多時間可以去召集球員,進行準備工作,而不是好像以前每一次那樣,臨時拉夫的隨便挑20個球員比賽。而且為甚麼是一個「遴選委員會」去選球員呢?這個工作不是應該交給港隊教練去做的嗎?如果你跟我說這個遴選委員會其實就是香港代表隊的教練團,我沒有異議,但我想這是不可能的,甚至曾偉忠自己都可能在選將上沒有發言權。那到底是甚麼人去決定誰能代表香港隊呢?這個問題,在足總一日不改革之前,我想我們廣大球迷都是無法知道答案的。
  • 選擇巴拉圭來做對手,我其實覺得沒問題,畢竟香港這樣的弱隊,大部分時候很多強隊都不屑與香港比賽。能夠在這樣的環境當中邀請到這樣的強隊來做對手,的確是件好事。問題是,巴拉圭從南美飛到香港去對你這樣的弱旅,他們都還是準備充足,可見他們對足球的態度是有多認真(所以才會在世界盃有好成績吧),反觀我們香港,足總高層,奧委會主席全部出動來這場球賽,很明顯的就是為了能夠上鏡,可以影相。比賽如何,根本就不在乎。球員們、教練們,甚至球迷們的認真,就被這些管理者完全的背叛了。
這些問題,說實在,講了很多次,罵了很多次,但是我們的足總還是無動於衷,說實在,真的很難接受在廣大球迷的一片罵聲當中,足總還是能夠用那樣守舊和業餘的手法來帶領香港足球。改革顧問請來了,但當有那麼多既得利益者和千絲萬縷的關係當中,香港足球真的能改革成功嗎?